我们也学村南的那些人家,准备新被褥,让客人住进来。”
周启功惊讶的抬头看。
老母亲也说:“洗洗涮涮的我们都行,就是吃饭要让客人们去别家解决。咱们祖宅的几家都商量好啦,你七叔家的儿子跟媳妇明年就不让他们上外边去打工了,到时候来了客人,吃饭就专门去他们家。我们老啦,精力不够,就不挣那份饭钱了。”
周启功听了这才放下心。他想了想说:“明年先看看,要是不行了,我就让我媳妇回来帮你们。”
老父亲摆了摆手,说:“可不用,你们好不容易在城里立稳了脚跟,回来干嘛。”
周启功没有多说,在外生活成本实在太高,子女的借读费就是一笔昂贵的支出。他跟他媳妇现在咬牙坚持,完全就是为了给儿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。
他们两口子都想好了,等孩子们上了大学,他们就回老家来。看现在这个发展,说不定他们在村里就能挣够学费了呢。
“尝尝这个豆腐,华家的豆腐现在做的是越来越好吃了。”老母亲推着桌上的一盘大葱炒豆腐,推荐着。
华家是林场片区初期划分,撤并村落的时候从别的村子里边迁过来的。他们过来之后没有土地,只能做点小买卖来维持生活。
幸亏华家的人会做豆腐,虽然辛苦,却也顺利的在村子里边安家落户。
村子里的人口以前挺多,他们做的豆腐总是能够卖完。可是后来道路修通了之后,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,豆腐生意就不好做了。
华家人有智慧,咬牙借钱买了车,那个时候,那台车还是全村的第一辆。华家把豆腐拉到镇上去卖,就这样日子又逐渐好过了起来。挣了些钱之后,华家人从破房子里搬出来,在靠近公路的村头起了新房子住。
“爸,镇上打电话了,说让再送一车豆腐。”华家的小儿子冲着制作豆腐的工作间喊。
“知道了。”华家的当家的华卫国皱着眉头,他打开存放大豆的仓库房门,只剩下寥寥数袋子大豆。
他从里边抗出一袋豆子,把豆子倒进泡豆子的水池里。
到现在,他们华家仍然使用传统工艺做豆腐。现代做豆腐的机械流程和传统豆腐粉碎豆子方法的不同,还有压制豆腐的方式不一样。使用石磨磨制大豆,比起现代直接粉碎,更不容易破坏豆子的营养细胞。而传统的压制方法,缓慢的自然沉降让豆腐内部凝结的不疾不徐,更加凝实。
这些不可被现代豆腐取代的优点,让华家的豆腐一直在镇上屹立不倒。
只不过今年入了冬之后,他家的豆腐突然变得特别抢手,做多少每天都不够卖。这让他们今年种的大豆很快就要用完了。
华卫国抓了一把豆子想,明天上镇上进一些大豆。
他却不知道,造成这种变化的,是因为他家今年秋天收获的大豆。这些被胡晓雯用灵雾润泽过的大豆,品质更出众,味道更香浓。用这种大豆做出来的豆腐自然更加的美味。
这一年被用灵雾润泽过的农作物,根本就没有引起桃溪村人的注意。除了华家种大豆做豆腐之外,其他人种玉米和高粱的,都是为了家里的牲口准备的饲料。整个桃溪村的鸡、鸭、猪、牛羊算是有口福了。
这些农作物的变化,要到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和重视。
胡晓雯虽然知道,却没有在意。反正这一次是大批量的改变,根本就找不到她头上。她现在算是想明白了,大隐隐于市,全桃溪村的农作物都变化,就没人会注意到她家的菜长得过于旺盛啦。
第43章
为了过年而提前回来的壮劳力很多,胡晓雯又请了几个短工,专门挖沟,在二十八那天终于把水沟挖完了。
滴灌系统那边的施工人员,早就在二十七的时候放假了。大舅和表舅领着的员工因为都是附近村镇的,家住的近,所以干到二十九。
胡晓雯原本想着早点回家,大舅和表舅的干劲那么足,她也不好撇开大家自己跑回家去。人家都在干活,她只好置办了一大堆的年货当做福利发给干活的工人们,顺带把她家摘的几百斤柿子给当做年货发掉了一大半。
这些柿子都捂好了,一直在杂物房里边放着,那边的气温很低,柿子是非常耐放的,在低温下能够保鲜很长时间。
这些柿子虽然也没少沐浴灵雾,偶尔也浇过几次空间水,外表变化却不如水蜜桃那么大。只有撕开表面的皮,把里边的柿子肉吸到嘴里边,才能品出这柿子的特殊之处。
相比原来的柿子吃完之后嘴唇边上发涩发木,现在的更甜更糯,吃起来也没有一点涩感。这批柿子年货,大受这些员工的欢迎,让胡晓雯松了口气。
她跟大舅刘春兴和表舅周启发两个人,商量了正月十五再请工人回来干活。
大舅说为了赶上春天移植,最好能在村里再请几个短工,在十五前再赶一赶工。现在平整出来的土地达不到胡晓雯要求的五百亩,只有三百多亩地。
三道弯的山上,工人们要清理长得根深蒂固的荒草,还有大块的石头。因为坡地有一定的角度,这个工作干起来比预想当中要慢。
这还是有胡晓雯当初买的除草机帮助,可以把地面上的草连根翻起来,帮助他们省了不少的功夫。
胡晓雯安慰两个长辈先不用着急,剩下的地只要在春天之前结束开荒完毕就可以。她并不怕耽误最佳移植时节,只要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