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母将手在围裙上擦了迈出门,却见并没有郭子谦,只有薛青蹲坐在墙边的石头上,身边围着一群小童,在做什么?薛母走过去。
几个小童手里或者拿着树枝或者石块,在地上用力的刻花什么,歪歪扭扭,薛青亦是认真又专注,手中握着半截树枝,在地上写出一横一撇一捺,道:“这是大字。”
小童们乱哄哄的道:“大。”然后看着自己画出的字哈哈笑。
原来是在玩这个,薛母也笑了,喊了声青子,吃饭了。
薛青抬起头看她,应了声起身要迈步又想到什么,对着小童们道:“都会了吗?”
小童们嘻嘻哈哈的乱乱的喊着会了,薛青看着他们一笑,道:“会了,就散了吧。”说罢转身,将树枝随手一抛,树枝翻腾横落,打在她写好的大字上,浅字浮土顿乱。
身后小童们一哄而散
长安城一场春雨贵如油的时候,京城已经下了好几场,不再贵重如油,反而被人嫌弃。
杨静昌撑着伞走在街上,身后蝉衣也举着伞背着药箱跟随,因为下雨酒楼茶肆里挤满了人,有京城闲人有外地行商,还有一些面容与常见些许不同的男女…一家酒肆前站着两个身材高挑肤色白皙年轻女子,此时才春日她们已经换上了薄衫,露出大片肌肤….对看过来的蝉衣嘻嘻一笑。
蝉衣倒红了脸垂下视线。
杨静昌道:“那是西凉人。”自从两国交好,西凉商人来京城也渐渐增多,这些女子或者是侍女,或者是随同前来在酒楼茶肆寻找生计,“不止西凉人,如今我大周与各小国都交好,燕、夏、宁、齐皆为兄弟,商贸繁荣,我大周广纳百川,太学里也有不少他国贵族子弟求学…大唐那般盛世辉煌在望。”
蝉衣点点头,心道这般繁华京城,薛青要快些来才好,二人沿街而行,忽听得一旁一家酒肆传来喧哗声。
“…来,来…且听我这首…”
蝉衣好奇看去,见是一群文人在吟诗作对,站在其中的一人高声念诵一首诗,嘈杂声声也听不清,然后便哄笑,又一人站起来。
“…你这吟月诗可不行…”
“…你没听说如今没人敢吟月了吗?”
“…就因为长安乡下一蒙童…”
蝉衣的耳朵顿时竖起,不由停下脚,长安乡下蒙童,吟月…那说的是…
“薛青。”杨静昌道,又看她一眼,“听可以听,不要停下。”
蝉衣面色微讪,失态了,忙跟上听得身后喧哗更甚….
“那蒙童…”
“小时了了大了未必…”
杨静昌含笑道:“因为宗周廖承,薛青的两首诗已经传开,赞誉颇多,不服也颇多。”
但到底是被人谈起,蝉衣难掩欢喜,真是神奇,人没来在京城已经有名,薛青真厉害。
迎面几人疾步奔来,也不撑伞与杨静昌蝉衣擦身而过进入那间酒楼,高声道:“墨渊坊挂出瘦翁新作了。”
瘦翁又是什么?蝉衣心道,不由扭头看去,却见那酒楼里一群人呼啦啦的涌出来。
“速去看看。”
“这次是什么?”
“我定要抢到。”
说说笑笑乱哄哄的,杨静昌和蝉衣忙避让一旁看着他们过去了。
旁边一间茶肆外站着两个看雨愁眉的商人,见到这热闹也很好奇,询问是什么,一旁倚门的店伙计带着漫不经心道:“瘦翁啊,前年新出的一位画师,不知来历,技艺极精…只是画作很少,所以一出便引人争购…价钱很高哦。”
大约是听到价钱很高,两个商人眼一亮,道:“瞧瞧去。”于是冒雨向那群人的方向追去。
杨静昌一笑:“京城真是大家辈出人才济济啊…等那小子来了,可别是在山远志,出山小草。”
蝉衣道:“才不会。”二人正要继续前行,有马车从后追来。
“杨大夫,大人有请。”
正是宋元家的车马,杨静昌不敢慢待,蝉衣也忙递上药箱,站在路边看着杨静昌坐车离开,她还没有资格能进宋宅
“这该死的天。”
宋元喊道,伸手按住胳膊,发出嘶嘶声,眉头紧皱显然的痛苦不已。
一旁忙有大夫小心的端来一碗汤药,道:“大人,药好了。”
宋元将汤药接过一饮而尽,苦的脸都白了,杨静昌忙递上一颗青蛾丸,宋元放进嘴里嚼着,道:“这青蛾丸倒变得好吃了。”说罢又道,“难道我这胳膊以后就见不得下雨了?”
杨静昌道:“还有下雪。”
太实诚了,另一个本要说些伤才好再加调理之类好话的大夫只得将话咽回去,却并没有见宋元发怒骂大夫废物,只是骂这该死的黄沙道余孽。
宋元吃完了药看着外边雨水淅淅沥沥很是烦躁,屏退其他人,留下杨静昌道:“你且跟我来,看看婴儿的旧伤可还有好办法。”
杨静昌应声是,随着宋元向内宅走去。
宋宅人丁很少,雨中更显得幽静,沿着长长的回廊很快来到一院子,院子阶下种着的几株月季,此时叶如凝萃粉白红花苞点缀,月季花旁的环廊摆着一张几案,一个女孩子正伏案提笔,身边两个丫头歪着头围看。
宋元站住脚,杨静昌落后停步,看着那女孩子穿着浅绿衣衫系着白群,梳着小髻,只是一方薄纱系在额前,遮住了面容,因俯身低头薄纱前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