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一只火箭射进窗户,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大叫起来,一些娇弱的皇室成员都倒地不起,纷纷喊着援军怎么还没来,景琰怎么还没有来。靖王会不会不回来了,他是不是抛弃了他们。
梁帝听到这话,眼神突然充满了杀气,静妃看到这里连忙握紧梁帝的手说:“不会的,景琰是个孝顺的孩子,陛下在此他怎么会不来。”
梁帝看着静妃没有说话,这时候外面禁军的厮杀已经到了大殿门外。忐忑不安的纪王说道:“这可是最后一道防线了,冲破了这道殿门,我们大家可都没有活命的机会了。”
此时,傲骨的言侯走到大殿中央铿锵有力的说道:“纪王此言差矣,即使叛军冲破了城门,宫门还有这殿门,最后还有我们的躯体。堂堂男儿顶天立地,岂能如此狼狈,我们应当与叛军决一死战,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,大家拿起手中的武器,让我们做大梁的最后一道防线。陛下,您忘了当年您也曾利剑出鞘,您也曾浴血奋战,您手中的长剑就是我们大梁最后的武器,只要您不倒,这大梁的江山社稷就不会倒,让我们拿起武器,为国而战。”
言侯的话语,让角落里的长苏似乎看到了当年出使敌营,面对千军万马也无所谓惧的言侯。他当年绢衣素冠穿营而过,刀斧胁身而不退,在宫阶之上辩战大渝群臣,心韧如山,舌利如刀。言侯爷的身姿犹如一把利剑插在大渝王庭的心尖上,他的风骨散发在他身上每一处,他裙袂飘扬宛如上古先贤的模样。
静妃听到言侯的话,下跪在梁帝身前说道:“陛下,请将长剑赐予臣妾,让臣妾做陛下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
梁帝听到这,他缓缓的扶起静妃说:“有朕在,谁敢动你,众卿听令,拿起你们手中的长剑,朕与你们誓死捍卫大梁江山。”
梁帝的话音刚落,所有的大臣宗亲纷纷拔出自己的佩剑看着殿门。此时外面厮杀的声音渐渐变小,长苏从角落里走出说:“来了,援军来了,靖王殿来了。”
说着长苏缓缓走出大殿,他的动作让静妃心惊却不能表现得太刻意。庭生看到苏先生离开,他也跟在身后说:“先生,靖王殿下来了吗?”
长苏说道:“打开殿门,援军到了。”
梁帝听到这也激动的说“:打开殿门,景琰来了,靖王殿下来了。”
长苏走出大殿外的时候,纪成军的军旗就插在城墙之上,叛军已经退至台阶下的广场,而宫城之外还在一片厮杀。此刻广场中央之上,一位银色战袍,手执长剑,英姿飒爽的女帅正在杀敌。
霓凰的模样映在长苏的脑海里,让他感概万千,让他的心隐隐作痛,原本站在那里杀敌的应该有自己的身影,原本他也应该和景琰一样,而现在他却只能躲在人群背后,那种无能为力,那种的心痛额,如今长在骨子里的卑微,谁真正的理解。
霓凰在浴血奋战而叛军却依然不肯放弃,双拳难敌四手,霓凰的处境开始危险,长苏本能的往下走想要去救霓凰,突然远处射来一支长剑,城门之外身骑骏马,手执弓箭的景琰霸气归来。
他的弓箭成功的解救了霓凰的危机,他跨着战马来到霓凰身边说:“郡主。”
霓凰惊呼道:“靖王殿下您终于归来了。”
景琰拉着马绳,骏马呼天长啸,景琰拿着佩剑来到霓凰身边说:“郡主,还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吗?”
“当然记得,殿下,虽然少了林殊哥哥的身影,但是现在我的功夫也足矣,我们试一试又何妨。”霓凰和景琰背对背说道。
“好。”景琰握紧长剑与霓凰一同向着坐镇后方的誉王而去。
看着霓凰和景琰并肩离开的背影,长苏心中涌出无限的悲凉。世间上所有的相遇,有些是久别重逢,有些是物是人非,而有些是陌路殊途。曾经年少的朋友,肩并肩追逐太阳,一起在打闹中成长,最后渐行渐远。如今景琰和霓凰一同杀敌的模样,就是长苏心中那个遥远的梦。
霓凰和景琰来到誉王大帐的周围时,依旧还有对誉王忠心耿耿的高手守护着他。霓凰手中的长剑已经换成银枪,她最先下马,一杆长枪使的出神入化,一扫一退间,两旁的士兵纷纷倒地,这时候景琰一个纵身,他脚尖轻轻的点触霓凰的长枪,在空中利落的旋转然后长剑出鞘,凌厉的剑气让周围的士兵全都往后退。
这是时候霓凰从景琰身后跃起,她踩着景琰的肩膀,手中的长枪一分为二,枪柄笔直的朝着誉王的大帐而去。在她落地的瞬间,腰间的银鞭也抽出,一声鞭向之后,胜利的号角声也隆隆响起,庆历军的士兵全都束手就擒。
霓凰看着景琰说:“靖王殿下,霓凰的这一出青龙出海使的怎么样,配合得可还行。”
景琰看着霓凰说:“跟小殊比还差一些,不过郡主已经能独当一面了。”
“我自然是比不上林殊哥哥的,他和殿下最有默契,你们之间铜墙铁壁。”霓凰笑着说道。。
此刻誉王的大帐,一只手掀开了帐帘,誉王萧景桓走了出来。他依旧带着一丝丝傲气,看着景琰的目光也是那样蔑视,可是又能怎么样,成王败寇,誉王失去人心,他的行动注定是以失败告终。
有些事情并不能用征战去平息,而是先要得到人心,得人心者得天下。
誉王败了,留给九安山的硝烟和战火却还未灭下,禁军拼死抵抗,由原本的七千多人到如今的五百人,血已经